索引号: | 11370800MB2357759H/2023-0107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区卫健办 | 组配分类: | 健康科普 |
成文日期: | 2023-11-23 | 废止日期: | |
有效性: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好吃饭,是人生的修行。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忙碌几乎是每个人生活的主旋律,一日三餐,越来越敷衍潦草,便利店的低价盒饭、外卖的重油重盐也成了很多打工人的第一选择。殊不知,那些没好好吃饭欠下的账,最终都要以其它形式偿还。当我们不在意自己吃什么东西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更容易选择不健康的食品,忽视进食的饱腹感,容易吃多对肠胃造成负担,甚至情绪性饮食、暴饮暴食。肥胖、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也接踵而至,心理上的失控感也随之而来。这种失控感也会降低我们的自尊水平和自我评价,形成一种不健康的恶性循环。
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有意识地觉察、活在当下及不做判断。是意识不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那么应用在饮食上的正念,被称为正念饮食,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自身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我关怀来创造新的平衡,从科学角度对身心进行调控。
正念饮食可以让我们慢下来,将注意力集中在食物本身。它从认知、生理、情绪、行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等多个功能方面给予启发指引,是一套极具创新性、充满弹性、焦点明确的工具。
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注意到:吃太多精致加工的食物,身体的炎症可能加重;而当吃了很多健康蔬菜后,身体会更有活力。研究发现,饮食和锻炼可以有效对抗神经和认知障碍,例如癫痫和痴呆症,也对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如何开始正念饮食练习,下面有三个和正念饮食相关的技巧分享给大家。
1.关注感官感受
饿的时候,胃会咕咕叫,这是一个信号。有些人感到压力或焦虑时,就会产生大吃一顿的冲动。我们常说的“馋”也是一种想吃东西的信号,但这并不代表我们需要进食。
吃东西前,我们要留意自己饥肠辘辘与能量低落的感觉;随着食物入口,我们可以品味进食带来的愉悦感,注重每种食物的感官感受,比如:打开包装时的香气扑鼻、拉开食品包装袋时悦耳的声音、水果的新鲜甜美。
正念并不会随着吃完而结束。花点时间观察一下吃完食物后的感觉,注意从吃之前、过程中和吃完后的饱腹感,还有心理的满足感种种的变化。倾听身体信号,注意不同饮食是如何产生不同感觉的。
2.细嚼慢咽,集中注意力
在繁忙工作日时我们很容易无意识地进食,然后继续工作。当我们吃得太快时,大脑很难及时接收到胃部传来的饱腹感,这会导致我们过度摄入食物。
正念就是慢慢来,包括进食时的身体动作。在进食每一口后短暂休息:这是让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的另一个方法。放下餐具,吃完每一口时停下来观察盘子里剩下的食物。有意识地让你慢下来,提供机会来检查自己的身体,觉察饱腹感。
3.持续练习正念饮食
与其他正念练习一样,正念进食是关于留意我们通常忽略的日常事件,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关注周围环境和它们的客观存在。正念饮食需要持续练习。所以,当你做下一餐或拿起外卖时,开始关注食物的味道和感觉,专注于体验本身。
正念饮食不是节食,其目的不是为了减肥,而是是为了改善你与食物的关系和整个饮食体验。知道某些食物不健康并不意味着需要彻底戒掉他们。通过正念饮食,你将学会仔细品味每块巧克力饼干的味道和感觉,而不是不知不觉就吃光了一袋。
正念进食练习最开始有一定挑战,但随着时间推移,每日的小小改变最终会带来巨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