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太白湖新区管委会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区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谢中亚 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副部长
魏瑞红 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医管科科长
主持人
王浩 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部长
便民政策
今年以来,太白湖新区社保就业服务部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医疗保障工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公平适度的医疗保障待遇机制,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新区医疗保险惠民便民政策向大家作简要报告:
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费用是由个人和财政共同负担,2023年居民个人缴纳350元,财政补助由2015年的380元/人提高到640元/人。2023年1-11月份,我区参保居民住院享受待遇共计13212人次,支付医保基金共计6932.06万元;门诊慢特病享受待遇共计27935人次,支付医保基金共计1102.14万元;普通门诊享受待遇共计51528人次,支付医保基金共计177.38万元。
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标准
1、提高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参保居民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由原来的80%、70%、55%分别提高到85%、75%、60%。
2、降低居民医保住院起付标准。参保居民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起付标准由原来的200元、500元、1000元分别降为100元、400元、800元。
3、提高居民分娩医疗待遇。参保人员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住院分娩医疗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原来顺产定额补助 500元、剖宫产定额补助1800元,统一提高到生育一孩定额补助1800元、生育二孩定额补助 2000 元、生育三孩定额补助 3000 元。
4、使用特效药最高支付限额提高20万元。参保居民使用规定特效药发生的费用,报销比例由60%提高至80%,最高支付限额由20万元提高至40万元。
5、提高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职工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125万元提高到145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由35万元提高到50万元。
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
1、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在全区形成以医保办事大厅为依托、乡镇(街道)医保工作站和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工作站为补充的服务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全面推行“一条短信”工作机制。通过山东省医保短信服务平台免费为参保人员发送医保业务办理结果及医保知识政策的普及,为参保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暖心、更便捷的医保服务。
3、异地就医备案更便利。取消“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省内跨市就医备案,参保群众在省内异地就医发生的住院、门诊医疗费用可直接实现联网报销;到省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通过医保服务大厅、电话、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济宁医保”微信小程序等完成异地就医备案,直接实现联网结算。
下一步,太白湖新区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广泛调查研究,以把群众所需、所思、所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的精细度、便捷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舒心、的医保服务。
答记者问
大众网记者:
2024年度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是多少?待遇享受期什么时候开始?
答:2024年度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380元/人,财政补助不低于640元。2023年9月1日-12月31日为居民医疗保险集中征缴期,征缴期间缴纳2024年度医疗保险费用的居民,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享受医疗保险待遇;2024年1月1日后缴费的,居民缴纳个人缴费部分后,有3个月的待遇享受等待期(待遇享受等待期不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此,特别提醒广大居民朋友,务必在集中缴费期完成缴费。
齐鲁晚报记者:
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可以享受哪些医疗待遇?
答: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包括住院医疗待遇、门诊慢特病医疗待遇、普通门诊医疗待遇、糖尿病和高血压门诊待遇、分娩医疗待遇和无责任人意外伤害医疗待遇)、大病保险医疗待遇、国家、省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一个年度内,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使用特效药最高支付限额为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