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湖新区采用“互联网﹢5G移动通信”双通道远程音视频交互技术开展网上评标。评审专家通过5G移动通信高清视频会议功能实现无障碍在线沟通,通过桌面多媒体终端、高清大屏幕终端,完成高清晰声像采集和电子评标。推进了工程建设与政府采购项目异地远程评标常态化,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有力破解了“熟面孔”等问题,全力在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健全完善机制,强化目标引领。结合远程异地评标相关文件精神,太白湖新区严格落实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不断健全完善异地远程评标制度机制,为防止发生交易中的突发情况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全力做好“省内跨市、市内跨区”的常态化保障工作,为市、区(县)一体化、常态化开展异地远程评标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今年以来,太白湖分中心就实施异地远程评标项目61项,其中主场38项,副场23项,中标(成交)金额约11.02亿元。
二、主动沟通交流,强化区域合作。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太白湖分中心主动与其他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对接异地远程评标和信息共享合作事宜。在评标前期,太白湖分中心在人员安排、业务操作、现场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明确专人负责,加强两地中心沟通联络,梳理交易流程节点,技术难题等问题,解决主客双方业务上的差异问题,顺畅了整个远程异地评标流程,通过开展异地远程评标工作,不断凝聚共识、提升跨区域合作实效。
三、做好技术保障,确保开展顺利。在本次评标中还采用“多因子身份识别”设备,通过“身份证认证﹢人脸识别”等多重身份验证手段,对评委的身份和人脸生物信息进行智能对比,精准快捷完成评委身份识别,破解传统方式下人工肉眼识别不精准的难题。评标过程中,主客两地系统联调联试,实现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评审专家远程评标。整个过程运用环境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留痕、电子签名和音视频对讲“五合一”技术手段,远程在线实时监督将每一个评标操作详细记录,实现过程可溯源、可追踪。
四、异地抽取专家,实现专家资源共享。远程异地评标促进优质专家资源跨地区、跨行业共享,评标委员会由主副场在各自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评审专家组成。评委按照系统通知的时间地点抵达两地交易中心。副场评委在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引导下,做好信息登记及后台核验工作,完成登录系统、进入视频会议、在线签署廉政承诺书以及回避单、推选组长、在线打分、在线确认结果等操作。最后,由两地评标专家通过电子签名共同签署评标报告。
下一步,太白湖新区将继续探索5G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深入应用,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全市公共资源营商环境,全力打造“阳光型、服务型、科技型”交易平台。